一、为什么提示词突然又成了“显学”?
GPT-5 发布当天,OpenAI 同步甩出了一份 30 页的提示词指南。核心只有一句:“别再把模型当黑盒,用提示词把它变成你的专属工程实习生。”
官方把提示词拆成 6 大场景:智能体任务、推理链复用、代码协作、可控输出、Markdown 格式化、元提示(Metaprompting)。下面把最常被问到的 4 个场景,浓缩成可直接抄作业的“一句话公式 + 一段代码片段”。
二、智能体开发:把“主动性”拧成水龙头
需求 | 官方参数 | 一句话提示词公式 | 示例 |
---|---|---|---|
降低主动性(减少废话、提前结束) | reasoning_effort: low | “执行到此步骤后立即返回结果,不要追加解释。” | 让模型只调用一次天气 API,拿到温度就闭嘴。 |
提高主动性(多步推理、自动拆任务) | reasoning_effort: high | “先复述目标→拆解 3 步→每步输出 JSON,最后合并答案。” | 自动生成一个待办清单,并把子任务写进 Notion。 |
小技巧:在提示词里加一句「先打印你的执行计划,再继续」,可以显著减少“幻觉”。
三、前端一次性生成:从 0 到 1 的“自举”套路
官方最惊艳的 Demo 是:让 GPT-5 自己写测试、跑测试、改代码,循环 5 轮后吐出完整 Next.js 项目。
你可以直接复制下面 3 段提示词,按顺序投喂:
- 生成需求与测试标准
“我是一个独立开发者,想要一个支持暗黑模式的 Todo 应用。请先写出 5 条可量化的验收标准(例如 Lighthouse 性能>90)。” - 自举代码与自检
“根据以上标准,用 Next.js + Tailwind + shadcn/ui 生成代码,并自动生成 Playwright 测试脚本。跑通测试后把覆盖率发给我。” - 迭代优化
“覆盖率<80% 的地方,自动修复并输出改动 diff,直到满足所有验收标准。”
四、协作编码:像 Code Reviewer 一样对话
GPT-5 新增 verbosity
参数,控制输出长度。
- 想让模型当“哑巴实习生”:
verbosity: concise
+ 提示词“只给 git diff,不要解释”。 - 想让模型当“话痨导师”:
verbosity: verbose
+ 提示词“逐行注释,并指出潜在性能问题”。
实战模板(可直接放进 PR 描述):
以下代码需要风格审查:
- 使用 React Hook 命名规范
- 每行不超过 80 字符
- 变量必须显式声明类型
请用 markdown 表格列出不符合的代码行,并给出修改建议。
五、常见坑 & 一句话避坑指南
坑 | 一句话解决 |
---|---|
指令打架 | 把“必须”和“禁止”写成清单,放最前面。 |
Token 爆表 | 用 Responses API 把上一轮推理摘要带回来,别全量回传。 |
风格漂移 | 在提示词里贴 3 行“黄金代码”作为 Few-shot 示例。 |
六、一句话总结
GPT-5 的智商没爆表,但“听话”程度爆表——谁能把提示词写成产品需求文档,谁就能把它变成 10 人小团队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xr-NFcvTKie4xw4c7uY3w
官方原文:cookbook.openai.com/examples/gpt-5/gpt-5_prompting_gu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