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继刚直播分享核心要点总结

一、Prompt之道:清晰表达(核心原则)

  1. 核心本质:与大模型交互的关键是“清晰表达”,即清晰传递内心真正想要的内容,而非依赖形式(如语法、框架)。
  2. 两大关键问题
    • 表达什么:强调“输入决定输出”(read in. prompt out.)。大模型的输出质量取决于用户输入的信息量与深度。需通过阅读、观察、行业经验等积累“内核”(方法论、认知框架),避免空泛描述。
    • 如何清晰表达:需先在脑海中形成明确“内核”(如对某个方法论的理解),再借助工具(如框架)清晰呈现。框架是辅助工具,本质是通过预设角度(如目标、背景、任务)帮助呈现内核,但需避免“形似神离”(仅堆砌框架而无实质内容)。
  3. 核心感悟
    • 提示词写不好的根源是“向外求”(盲目试词、调参数),应“向内求”(回溯脑海中的认知,明确内核)。
    • 大模型是“伙伴”,通过与它对话可反推自身认知的清晰度(模糊时对话推动认知深化,清晰时对话推动深度思考)。
李继刚直播分享核心要点总结插图

二、Prompt之术:三板斧(基础技巧)

  1. 分配角色
    • 指定角色(如“哲学家”“作家”)可激活大模型的“行为模式”(知识域、语言风格、决策倾向等)。角色是“信息压缩包”,需确保模型理解该角色(如“哲学家”是大模型已知的通用角色,而细分领域角色需具体描述)。
    • 若模型不熟悉角色,需“解压缩”:通过描述角色的背景、技能、工作内容等细化信息,塑造立体角色。
  2. 给出示例(Few-shots)
    • 当脑海中对需求模糊时,通过提供示例(如“脱口秀段子应包含反转或谐音梗”)补充信息量,帮助模型理解需求。示例是“速写”,将隐含需求显性化。
  3. 思维链(Chain-of-Thought, CoT)
    • 添加“让我们一步步思考”等指令,引导模型展示推理过程,提升逻辑性。效果对比:无CoT时为直觉输出(问题→答案);有CoT时为逻辑推理(问题→推理步骤→答案)。

三、彩蛋:压缩表达(进阶观点)

  1. 核心理念:通过“压缩”提升表达精准度,从“段落→句子→词→字”逐步凝练,避免冗余。
  2. 两大效果
    • 精准:压缩后的词/句在大模型的向量空间(embedding)中精准定位,如“哲学家”一词直接激活模型对该角色的认知,而非模糊描述。
    • 凝练:缩短输入长度,优化大模型的注意力分配(attention机制),避免长文本导致的权重分散,提升输出质量。
  3. 本质意义:压缩是“得其意,忘其言”的过程,通过精准用词传递脑海中的“意”(认知内核),而非依赖形式化的语言。

关键金句

  • “读书多,脑海中有很多方法论,把那些方法论一封装就是一个场景。”
  • “read in. prompt out. 因在前边,果在后边。”
  • “提示词写不好就在外边去找,不断地试词,不断地调,那是跑偏了,真正的效果不好的时候,要回退,先回到自己脑海中。”
  • “虽然只写了这三个字(如‘哲学家’),但是哲学家这三个字是一个大的压缩包。”
  • “我觉得写提示词是有味道的一件事情,这个提示词,一看就是你的味道。”

总结:李继刚的分享围绕“清晰表达”展开,强调输入(read in)是根本,技巧(三板斧)是工具,而“压缩表达”是进阶核心,最终目标是精准传递脑海中的认知内核,与大模型高效协作。

 收藏 (0) 打赏
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
未经同意不得转载:AI启航(AICHINES) -AI知识库与前沿资讯平台 » 李继刚直播分享核心要点总结
分享到: 生成海报

热门推荐

评论 抢沙发

学无止境,心理相伴!

维心网AI对话
切换注册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

切换登录

注册

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,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